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正文

人形机器人顶层设计出台,机器人产业链加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顶层设计出台,机器人产业链加速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1月3日,机器人板块大幅走强,机器人ETF(562500)领涨全市场,其持仓股内,$巨轮智能(002031)一字板涨停,$绿的谐波(688017) $新时达(002527)涨超8%。

  消息面上,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文件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认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明确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目标与时间点,提出聚焦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器,发展高功率密度执行器,开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的专用芯片,研发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特点的高能效专用动力组件等核心技术,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大脑”等。

  政策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作为一款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颠覆性产品,对标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均为目前经济的支柱产业,明确未来发展节点、应用场景及重点攻关方向,有助于加速行业的发展,后续与人形机器人配套的实质性支持政策有望相继到来,推动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的发展。

  1、明确发展路径及节点,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

  从具体时间节点看,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2、指出了四大关键技术群,并给出了突破方向,形成强大合力突破核心技术。

  (1)、机器人“大脑”关键技术群,围绕动态开放环境下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突破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的端到端通用大模型、大规模数据集管理、云边端一体计算架构、多模态感知与环境建模等技术,提高人形机器人的人-机-环境共融交互能力,支撑全场景落地应用。

  (2)机器人“小脑”关键技术群,面向人形机器人复杂地形通过、全身协同精细作业等任务需求,开展高保真系统建模与仿真、多体动力学建模与在线行为控制、典型仿生运动行为表征、全身协同运动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人形机器人非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鲁棒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

  (3)机器肢关键技术群,面向人形机器人高动态、高爆发和高精度等运动性能需求,研究人体力学特征及运动机理、人形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等基础理论,突破刚柔耦合仿生传动机构、高紧凑机器人四肢结构与灵巧手设计等关键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灵活运动夯实硬件基础。

  (4)机器体关键技术群,面向人形机器人本体高强度和高紧凑结构需求,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骨架结构拓扑优化、高强度轻量化新材料、复杂身体结构增材制造、能源-结构-感知一体化设计以及恶劣环境防护等关键技术,打造具有高安全、高可靠、高环境适应性的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

  3、提出了加快应用场景推广的方法。

  具体包括:

  (1)开展试点示范,组织人形机器人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探索赋能制造业的路径和模式,遴选优秀成果开展试点应用,定期评估评价。以行业特色场景为牵引,培育一批优质解决方案,遴选行业标杆应用,推动人形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2)加强供需对接,打造人形机器人赋能供需对接平台,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工业园区释放需求,组织人形机器人企业精准服务对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标准互认、产品配套、研发协同,加速市场共建、共享、利益共赢。

  (3)加速成果转化,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批人形机器人成果孵化创新中心,加快共性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提高人形机器人工程化效率,促进成熟产品和解决方案规模化落地。举办赋能成果展,促进产学研用交流合作。

  (4)完善应用机制。加大特定场景的深度挖掘和共性场景的规模化推广,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鼓励重点行业和地区主动探索开放应用场景,开拓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鼓励企业探索面向应用场景的技术创新研发模式,加强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

  4、人形机器人处于商业化前期,板块近期催化剂颇多。

  海内外多家厂商加速布局,部分厂商已初步具备商业化能力,有望于今年四季度交付产品。小鹏汽车在10月24日汽车科技日上公布的人形双足机器人PX5,何小鹏提出汽车公司的将来是AI和机器人,亚马逊正在位于萨姆纳的BFI1运营中心测试人形机器人Digit,预计到2027年公司机器人制造工厂能够生产10000台/年Digit,近期英伟达、谷歌等科技巨头也争相布局,依靠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生态圈。

  特斯拉持续入局助力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特斯拉从2021年8月公布人形机器人项目到2022年9月展示原型机、2023年5月发布Optimus;

  2023年9月24日Optimus实现目标物件的自主筛选,产品迭代能力强,有望在未来实现技术的快速突破和降本。

  政策方面,国内机器人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积极推进机器人研发建设:

  9月13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10月26日,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印发《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2023-2025年)》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促进三个突破,在品牌、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方面实现“十百千”突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国内机器人系列大会也不断召开,彰显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成果。随着后续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在11月进行的行走测试、DIGIT机器人、傅利叶人形机器人的陆续交付等利好的催化下,有望带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机会。

  5、第三季度机器人产业链公司业绩同比转正。

  截至2023年10月29日,机器人产业链共有35家公司发布三季报,收入同比下滑5%,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14%。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增速转正,收入增长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

  关注相关指数机会:

  中证机器人指数(指数代码:H30590.CSI)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关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机器人产业相关股票的走势。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证机器人指数中机械设备占比达48.5%,电力设备占比23.3%,计算机占比16.7%。机器人ETF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17日,并于2021年12月29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2023年11月2日基金管理规模为6.29亿元,同类领先。

  与人形机器人概念重叠度40%,跟踪中证机床指数(指数代码:931866.CSI)。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机床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机床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机械设备、有色金属位居指数行业权重前两位,占别达到76.2%和10.6%。机床ETF成立于2022年10月12日,截至2023年11月2日基金管理规模为1亿元。

  数据来源:ifind,上述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最新文章